close

日間行程介紹差不多了,讓我們來看看夜上海有什麼魔力。

 

行程 – (傍晚)

  1. 南京東路步行街90年代重新鋪成步行街後,吸引不少店家集結,及不少平價品牌進駐,ex. H&Mforever21Zarapull & bear…etc.。從南京東路地鐵站一直延伸到人民廣場地鐵站,成為近代遊客購物熱點。

夜晚燈火通明後,街道宛如再生一般,搭配周邊中西式建築,有著另一種氣息。亦可沿著南京東步行街直接走到外灘,遠眺對岸浦東著名景點。

 

1466307032746.jpg

 

食記:

步行街周邊有許多當地知名連鎖飲食店 & 獨特美食,介紹幾間平價小吃,其他知名連鎖陸續會在其他各地區介紹出來。

  1. 巴比鰻頭 - 原名劉師傅大包,2003年改變形象將店改名西洋化。販售上海口味的包子,深受當地人喜愛,更在2005上海餐飲博覽會中,勇奪金獎 & 特金獎,得獎的是香菇菜包、鮮肉大包以及薺菜肉包。
  2. 沈大成創始於1875年,以賣粥起家,現在店內販售各式上海點心、黃麵、餛飩、小籠包等食品。但最暢銷的是糕點類,另外成立一外帶糕點區,就是應付那絡繹不絕的人潮。
  3. 吳越人家步行街包子、餃子多的是,但唯獨麵食,就是首推這間。90年代中期淮海路老巷弄內發跡,分店數十間,是許多港、台、日遊客的必吃選項之一。

原寶寶是要來這吃吳越人家,但位於步行街之分店已遷移,撲了個空,最後改吃沈大成。若要真要朝聖吳越人家的朋友們,寶寶建議前往多倫路附近的魯迅紀念公園旁(四川北路上),就有一家兩層樓分店,亦或者可以找尋18號公交車(魯迅公園)起點就會發現。

若真不知點什麼?可以點它們的招牌醇香排肉麵 & 羅漢淨素麵,但寶寶比較推前者,這還獲得了中華名小吃認定,而後者似乎口味淡了些。

 

  1. 外灘 & 浦東自從1845年英租界起洋文化,一直支撐著這文明大都會。而浦東當中陸家嘴是最接近外灘,更是大陸首個金融貿易區,ex.東方明珠、金茂大廈、環球金融中心、上海中心等。亦可至東昌路搭乘渡輪到對岸(外灘金陵東路),欣賞河岸風光,都是寶寶強推的選擇。

 

DSC_1571.JPG

DSC_1581.JPG

1466307179966.jpg

 

  1. 新天地是淮海中路以南,東至黃陂南路,西至馬當路,本為平民住宅(石庫門),近年由港 & (上海)財團合資改建。改建後主要分為南/北面,南面建成較新式之商場及酒店,北面採用原有石庫門建築作露天小店,獲得2002年美國建築師協會文化遺產建築獎

 

1466307144385.jpg

 

石庫門知識小百科:

石庫門是一種近代上海獨特的建築風格,其實是從傳統的江南建築形式和英國傳統建築形式融合演變出來,是一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。

石庫門建築見証了上海近一個半世紀的變遷。近些年來,隨著上海經濟發展及市區開發的需要以及民眾生活水準的改善,不少巷弄狹窄且有些缺乏衛生設施,開始逐漸被拆除。

但也有一些石庫門建築以其它形式得到了保留,如:新天地和田子仿就成為了現在上海著名的觀賞石庫門旅遊商業區。現在的石庫門已經不只是一種建築形式,更是一種上海文化的象徵。

寶寶為了一窺石庫門的神秘面紗,來上海的這幾日,就是居住在早期傳統的石庫門內,鄰居全是上海當地石庫門原有居住者,讓人有時空交錯的感覺。

(若有興趣的朋友想要入住者,再私訊寶寶。)

 

食記:

  1. 北萬新上海老字號包子店,早在80年代就已經紅遍當地大街小巷。主要販售各式包子、點心及澆頭麵,早上還有血糯米粥。當地人最愛的前四名是三丁燒賣、蘿蔔絲餅、香菇菜包、鮮肉中包等。
  2. 哈爾濱食品廠創立於1937年,早期叫福利麵包廠。專售自製蛋糕、餅食及糖果,曾經是上海高級西餅的代表,1974年還特別為了登山員研發一款登山蛋糕,據說可以放兩周不會壞,成為當時的新鮮事。

寶寶這次買了蝴蝶餅、曲奇、杏仁酥,不知道是不是不對味,食用後認為,買蝴蝶餅即可,且價位比較下,這間店的售價在當地酥餅中算高的。

  1. 紅寶石外表看似普通的蛋糕店,但它的鮮奶卻是不少當地人的最愛,進門的每位顧客異口同聲點的都是招牌 鮮奶小方。以傳統方法製成,甜而不膩,但脂肪含量較高,建議早點進食,怕胖阿。
  2. 阿麵娘每到吃飯時間,寧靜的小店內總會湧現人潮。原是一位金婆婆創立的泰和飲食店,但婆婆早逝,老饕忘不了阿娘(婆婆)的味道,久而久之也就習怪叫阿娘麵 or 阿麵娘。

阿麵娘招牌是黃魚麵,黃魚麵又有兩種不同湯頭,價位差了快20RMB。不過讓寶寶比較感興趣的是,幾乎每位點黃魚麵的客人,另外還會再加點鹹菜肉絲,因為當地人認為黃魚的必備配菜就是鹹菜和其中的辣醬,下次有機會來吃的朋友們可以試試。

PS.金婆婆,1950年來到上海,原是開立托兒所,因手藝精湛,退休後在街訪鄰居鼓勵下賣起私房麵。一開業便打出名號,連當今最佳女歌手林憶蓮亦曾慕名前來,並在個人著作上大讚阿麵娘。

 

1466307196019.jpg

 

  1. 鮮得來 – 1920年代仍是路邊攤,但它的招牌排骨年糕,已是眾人皆知。除了排骨年糕外,還有麵筋百頁單檔(),亦榮獲中華名小吃榮譽。
  2. 味香齋成立至今已80年的小店,但鮮少被觀光客所推薦,寶寶也是吃完鮮得來後路過,發現滿滿的人潮而巧遇。只要一到吃飯時間,門外不乏滿滿的排隊人潮,招牌就是他們的麻醬麵,麻醬僅混著些許的花生醬就足以讓人流連忘返。

 

  1. 田子仿本名西義路志成坊,原為工廠區,經大陸知名藝術家陳逸飛、爾冬強等人翻新後成為今日風貌。同新天地亦是觀賞石庫門旅遊商業區,故有著新天地第二之稱。巷弄內數間酒吧進駐,傍晚時分就開始聚集不少西洋面孔停駐小酌。

 

1466307050306.jpg

1466307116369.jpg

 

食記:

周邊的日月光中心B2亦有著上海著名的知名連鎖店小楊生煎包。上海人叫生煎包作生煎鰻頭,吃的時候切記,先在包上咬個小洞,吸盡湯汁後在吃餡料,以免跟寶寶一樣燙傷舌頭。

 

1466307029423.jpg

 

行程 – ()

  1. 衡山路上海酒吧較密集區域,但寶寶認為還是有點零散。因緊鄰各國領事館,吸引不少洋人光顧。最推酒吧為 - Sasha’s

 

1466307091821.jpg

 

這間店的原屋主就不得不好好介紹了。

大家應該多少都知道孫* & *正的老婆是誰吧,這間Sasha’s就是他們兩老婆的大哥(宋子文)故居。保有20~30年代傳統英倫建築風格,雖然收費在當地偏高,但要在名人故居小酌,可遇而不可求啊。但真的進入小酌後會發現,雖然身處在中國,但周邊圍繞一堆洋人,產生很明顯的衝突感。

 

1466307210069.jpg

 

(未完待續)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cjohnlin31 的頭像
    mcjohnlin31

    mcjohnlin31的部落格

    mcjohnlin3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